社保降费:这道减法该怎么做
新华网北京1月23日(陈俊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积极减税降费,堪称增强企业活力、稳住经济增长的良方之一。
2019年一开年,人社部和财政部先后多次表态,要积极研究社保降费方案。
人社部相关负责同志称,将加快研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实施方案。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配合相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社保费率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但降多少、从哪儿降,还需以社保体系的健康发展为前提。未来,需多措并举,加快国资划转,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构建维持社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
社保已多轮降费
社保费用是企业成本的重要构成,降低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率,事关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发展空间,也是稳住就业的重要举措。
从2015年开始,中央先后多次降低或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费率。
目前来看,失业保险费率比例从3%降至1%;工伤险和生育险的平均费率从1%分别调低至0.75%和0.5%;部分省份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费率下调一个百分点至19%。
降低社保费率的政策不断出新,降低了企业的社保负担,提升企业的“获得感”。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到2018年4月,总体社保费率已从41%降到的37.25%,累计降低企业成本约31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降费策略是在没有做实费基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名义费率。
其中,失业险、工伤险结余资金相对充裕,因此降费首当其冲。2017年,两个险种的收支结余均在200亿元左右,年末滚存分别超1590亿元和5552亿元。而就这些“小险种”本身而言,降幅已经较大。
两大压力下企业仍需降负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社保的总体费率仍超过35%,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而在目前,市场主体正有更急迫的降成本期待。
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经济周期性、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交织,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承压;另一方面,社保改由税务部门征收后,征收效率和严格程度提升,这引起市场对经营成本增加的担忧。
尽管总额缴纳社保费用是企业的应尽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按照工资的并不足额足份员工缴纳社保。《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8》显示,社保缴费基数不合规企业占比73%。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撰文称,2017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费率是21.6%,低于28%的全国标准。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中华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