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金融发展研究报告

转载 省金融办课题组  2017-11-06 10:53  阅读 1,114 次

来源:《群众》(下半月版) 作者:省金融办课题组

发展新金融对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推动金融深化改革以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省经济体量大、金融业态全、创新能力强,具备了发展新金融的良好基础,但尚未形成特色和优势。加快集聚各类新金融业态,加速创新金融服务工具模式,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活力,是我省今后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江苏新金融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近年来,我省新金融发展迅速,不少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

新金融业态发展较快。非银行金融机构质态较好。我省目前有法人非银行金融机构24家,居全国第四,经营管理规范,合规意识较强,风险偏好较低,呈小而稳的特点。创业投资快速发展。目前我省共有创业投资管理人175家,位居全国第三;管理资本规模990.9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2016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50强榜单中,我省有两家公司入选。小贷、融资租赁公司有序运营。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开展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到2016年底全省共有小贷公司517家,实收资本674.7亿元,贷款余额760.9亿元,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2015年我省在全国又率先以省为单位启动互联网科贷试点工作,目前批准设立了14家。我省现有218家融资租赁公司,资产总额1104亿元。

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一是上市公司数量全国领先。目前我省境内上市公司353家,其中主板165家、中小板106家、创业板82家,居全国第三;新三板挂牌企业1375家,居全国第二。二是证券期货行业实力增强。我省共有法人证券公司6家,法人期货公司10家,其中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国联证券、弘业期货在境内外上市,东海证券、南京证券、创元期货在新三板挂牌。三是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康发展。目前我省有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和苏州股权交易中心两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数量分别为1253家和217家,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已累计开展各类债权融资达400多亿元。四是私募行业迅速发展。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基金管理人880家,管理基金2092只,规模3951亿元,为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本支持。

保险保障功能日益增强。近年来我省险资运用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投资总额目前已突破2100亿元。参与社会治理方面,2016年江苏各类责任险保费33.64亿元,同比增长17.09%;新农合受托管理人数1981万人,承办大病保险4756万人、赔付54.37万人次,农险保费收入及农险基金总计32.87亿元,为参保农户提供了约777.51亿元的风险保障。

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运用日益广泛。2012年以来,我省以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建立天使投资风险补偿机制,打造“苏科贷”等品牌,各类新型科技金融组织数量居全国第一。建设文化金融试验区、服务中心和特色机构,构建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江苏银行、南京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积极开展支持企业“股权+债权”融资的探索实践。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日益活跃,2016年共有28家上市公司完成重大并购重组,涉及金额约400亿元。

互联网金融发展总体平稳。目前我省P2P网贷平台数量约100家,居全国第六,网贷余额310亿元,居全国第五;众筹平台数量20家,居全国第六;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16家,居全国第四。以苏宁金服、开鑫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集团正在快速崛起。传统金融机构积极拥抱互联网,推出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科技积极布局。我省部分法人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开展金融科技方面的探索和应用,江苏银行依托税务大数据,推出面向小微企业主、纯信用、系统自动审批的“税e融”经营贷;华泰证券借助AssetMark在投资咨询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为投资者提供智能投顾服务;苏宁金融已布局金融科技领域;无锡感知集团深耕物联网技术,成为国内外物联网金融的先行者。

江苏新金融发展的问题与不足

江苏新金融发展与“两聚一高”新要求相比、与我省经济金融发展新趋势相比、与兄弟省份新做法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新金融业态发展不领先、种类不齐全。我省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列全国第四,与上海45家的差距较大;融资租赁公司数量218家,与上海2089家、天津1176家差距显著;私募基金机构数量列全国第四,与前三位的省份落差过大。此外,目前我省新金融业态中尚无公募基金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新金融产业集聚程度不高。近年来,不少省份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各类机构入驻展业,建设富有特色的新金融集聚区,形成“虹吸效应”和先发优势。相比上海和浙江的创投机构集聚、广东深圳的公募私募机构集聚、天津的融资租赁业集聚、北京的金融科技类公司集聚、重庆的互联网小贷公司集聚等,我省尚没有一类机构形成在全国较有影响的集聚区。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待完善。上市扶持政策仍不完善;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质押融资进展不明显,定向增发融资水平低;区域性股权市场在推动企业规范发展、培训企业走向高层次资本市场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保险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与我省全国第二大保费收入省份地位不相称的是,我省保险保障仍不高,责任险规模不大,保险辅助社会治理、服务社会民生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保险资金运用的推动主体、推介机制还不健全,等等。

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运用不足。我省是科技大省、文化大省,创新创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旺盛,但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发展成效不显著,“盆景”未成“风景”。目前我省还没有被列入国家投贷联动试点范围,只是碎片化地开展了一些投贷联动业务。企业并购重组对经济转型升级及“去产能”“调结构”的作用明显,但我省在六个主要省份中并购重组金额列最后。

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不充分。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脱实向虚”倾向,成为金融投机者的主要活动领域之一,衍生出较多“泡沫”和风险。一些平台打着金融创新旗号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扰乱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金融科技发展缺乏人才。高端金融科技人才稀缺,与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相比,我省“抢夺”人才资源的难度大。缺乏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金融论坛,话语权不大。

加快江苏新金融发展的对策

按照全国和全省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加快发展新金融,为“两聚一高”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推动各类新金融业态集聚。一是省政府出台促进新金融发展的意见,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新金融机构,引导新金融聚焦“两聚一高”,服务江苏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二是尽快弥补公募基金和汽车金融公司空白。支持我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注册在江苏的公募基金公司;扶持省内优质汽车制造企业发起设立汽车金融公司。

加大直接融资和保险资金运用力度。一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完善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融资服务;探索设立专项区域性股权市场基金,专门投资优质挂牌企业,吸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跟投。二是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完善险资与地方重大建设项目对接机制;大力发展适应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着力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外贸增长和对外投资中的作用;加快发展责任保险,重点发展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安全生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领域的责任保险。

发挥创业投资的引领作用。一是推动实施“创投企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培养一批注册地、核心管理机构均在我省的创投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二是抓住苏州高新区建设全国新三板路演中心、南京鼓楼区建设全国创业板路演中心的机遇,吸引一批省外知名创投企业落户我省。三是加大财政对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

建设金融科技强省。一是将“智能金融”作为全省金融业总体发展方向之一,明确地方主要法人金融机构在智能金融方面突破的重点和方向,形成一个机构一个特色,通过3-5年努力,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培育出2-3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金融品牌。二是推动农商行金融互联网化。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在业务、服务、产品及技术等方面实现移动互联网化升级,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三是支持各类机构融合创新。推动苏宁集团与江苏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开鑫贷”做强做优,支持持牌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小贷公司联合开展金融创新。

推广应用新金融工具和模式。一是争取国家第二批投贷联动试点资格,鼓励法人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推动省属金融机构、类金融组织与股权投资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灵活多样地开展投贷联动。二是大力支持企业并购。重点支持产业高端并购,推动企业通过并购获取知识产权、品牌及客户资源等。三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健全以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特色机构和新型科技金融组织为支撑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四是积极发展文化金融。积极争取国家文化金融试点,发展文化金融专营和特色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质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文化保险试点。

树立全国领先的物联网金融品牌。一是发挥无锡物联网技术资源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其成为全国物联网金融试点地区。二是争取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和省内外知名物联网企业合作,在无锡设立物联网金融功能性总部。三是推动地方金融机构与无锡市共同发起成立物联网金融研究院,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制定物联网金融技术标准,抢占话语权。四是支持物联网领军企业探索物联网技术在金融场景中的创新运用,推动产融结合。

打造江北新区新金融集聚区。一是定位要高。在江北新区建设扬子江新金融集聚区,立足江苏、服务全国。建立省、市、新区共同参与的新金融中心建设联动机制,定期研究和推进重大问题、重点工作。二是集聚要广。与国内外知名机构合作,广泛吸引金融新业态、新工具、新技术的聚集和运用,支持省属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江北新区。三是辐射要宽。支持江北新区的产业并购基金、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业态和工具做大做强,将其投融资功能辐射到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四是服务要实。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与我省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加快构建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一是搭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借鉴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成熟经验和技术,搭建省级“母平台”和市级“子平台”,面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省内所有中小企业开放。二是组建江苏省征信服务公司。由省属国有企业发起组建,有效整合企业信贷信用信息、社会信用信息等为全省企业提供全方位征信服务,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地方企业征信服务公司。三是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引导基金。鼓励各设区市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引导基金,为综合金融服务“子平台”融资企业贷款提供增信。

搭建江苏新金融研究智库平台。一是推动省属金融机构会同省内外知名高校和其它研究力量共同发起组建新金融研究中心,注重政产学研一体化,引领行业研究方向,提升智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二是定期举办高层次论坛,形成江苏新金融论坛品牌,在全国抢占话语权。三是设立“江苏省新金融创新奖”,将新金融研究列入江苏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四是发挥省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桥梁作用,加强与省外金融科技企业的交流。

完善新金融发展的政策保障。一是完善促进新金融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加大重点领域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二是加强新金融人才梯队的培育和引进。制定并实施专项工作计划,加大金融紧缺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的工作力度。三是加强对新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建立新金融市场准入的联合审批和业务监测、风险研判等制度,对交叉性金融产品和跨市场金融创新实施监管。加大对金融科技风险特征与运行规律的研究,防范化解风险。四是积极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促进新金融健康发展

(课题组组成:组长查斌仪、聂振平,成员颜咏、陆岷峰、吴强、姚舜、赵勇程、段靓,主执笔人颜咏)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187.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省金融办课题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