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的技术论(二十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4大识别方法!(新解)

转载 信贷风险管理  2018-06-05 06:30  阅读 1,641 次

出品:信贷风险管理,作者:寇乃天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现实障碍,就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无法对信贷风险进行有效地技术识别,好比是“天门中断楚江开”,在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出现“天然对峙”的尴尬状态。针对此种困境,从信贷风险管理的运作流程来讲,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架起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沟通桥梁,对于提升信贷资产的质量非常重要,——甚至可以称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信贷实践当中,商业银行只有把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风险利用“火眼金睛”进行有效识别,才能真正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拒信贷风险于千里之外。具体来讲,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专家预测法、检测-诊断法、流程图分析法以及故障树法等。通过这些信贷技术的运用,商业银行方能在中小企业信贷实践中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使中小企业信贷的现状是“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配给的对峙状态,也可以通过信贷技术的发挥宇运用,做到“孤帆一片日边来”,推动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稳健发展!

一、专家预测法

风险,好比是悬在商业银行信贷经营者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风险之下,谁能预言未来?有时候,专家预测法就好比是信贷领域的“水晶球”,可以很好地揭示某笔中小企业贷款可能带来的损失。

如图所示,“专家预测法”的逻辑起点是破解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问题,通过商业银行对“软信息”的生产、传递、加工、分析,运用关系型信贷技术,达到合理预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目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专家预测法的科学内涵是,商业银行在关系型信贷的实践当中,以中小企业信贷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基于中小企业“软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分析,通过运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判断,结合专家对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经验和规律的把控程度,对信贷业务的风险及未来业务前景进行前瞻性地判断。在专家预测法的框架之下,商业银行可以在缺乏足够的统计数据和原始材料等“硬信息”的情况下,对中小企业的未来做出有效地推测,——此种推测,是有有针对性的,可以对信贷活动中中小企业潜在风险的性质和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进行比较准确的判断分析。

1、个人经验法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领域的专家可以凭借其在该领域擅长的管理经验和信贷技术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经营状况做出专家式的“个人经验”的价值判断和风险预估。个人经验法的优点较为显著,就是简洁明快、综合性强,特别适用于突发情况下中小企业客户的风险预测。例如,受环保政策影响,国家对于散乱污企业加大整治力度,此种情况下,大量中小企业被迫错峰生产和临时关停,对于商业银行存量授信的中小企业信贷客户如何加强资产管控,这就需要信贷专家的个人经验判断分析。有利就有弊,此种信贷方法也有其弊端,——此种方法,依赖于信贷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视野情况、软信息的占用情况,并且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需要赋予评价人的个人分析和风险喜好,在一定情况下容易产生偏颇,有失公允,需要结合其他信贷技术进行修正、补齐和完善。

2、群体预测法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信贷实践中,集体的智慧是不容忽视的!商业银行有时候会通过信贷评审会等会议的形式,对于中小企业集群客户进行专家会诊式的集体共同研讨,针对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针对信贷风险达成一致的、正确的研讨结论。此种方法的弊端在于专家开会时,容易产生附和权威或争论时碍于情面不便发表真实意见,容易形成意见干扰,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经过讨论后容易达成共识,发挥集体智慧。

3、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函询调查法,或者专家调查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赫尔默(Helmer)和戈登(Gordon)首创,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定性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20世纪中期,当美国政府执意发动朝鲜战争的时候,兰德公司又提交了一份预测报告,预告这场战争必败。政府完全没有采纳,结果一败涂地。从此以后,德尔菲法得到广泛认可。德尔菲是古希腊地名。相传太阳神阿波罗(Apollo)在德尔菲杀死了一条巨蟒,成了德尔菲主人。在德尔菲有座阿波罗神殿,是一个预卜未来的神谕之地,于是人们就借用此名,作为这种方法的名字。

如图所示,“德尔菲法”运用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主要是针对原因复杂、影响较大而又无法用分析的方法加以识别的信用风险。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程序:第一个环节,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制定出风险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第二个环节,聘请专家组,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由专家组成员针对具体的风险项目进行独立的分析,并提出各自的判断结论。第三个环节,商业银行将各个专家的回复进行整理汇总,再将不同的意见反馈给专家组成员,让专家提出第二次意见回复。第四个环节,商业银行根据二次意见反馈,得出基本一致的判断结论。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群体决策的一些可能缺点,有利于发挥专家独立思考的作用,每个专家的意见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地展示与发挥。与之对应的是,此种方法的缺陷集中体现为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对分歧较大的问题难以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主观色彩较浓厚。

4、主观概率法

如图所示,为了弥补“德尔菲法”的缺陷,商业银行先将中小企业信贷实践中需要分析的问题、风险和必要的背景材料函寄给信贷业务专家,由专家组成员凭借经验进行个人的价值判断和风险预判,提出预测的结果和数值回复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收到答复后,根据概率论的原理求出专家主观概率的平均值作为判断结论。此种方法是对中小企业信贷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的各种可能性的概率加以主观判定,具有较好的风险预判效果。

二、监测-诊断法

从动态管控的角度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投放出去以后,商业银行就必须加强对该笔信贷业务的持续跟踪力度,做到“动态监测,科学诊断,及时处理,控制风险”,正是在此种信贷逻辑的指引下,“监测-诊断”的信贷风险识别技术才得以产生。监测-诊断法的科学内涵是,商业银行根据中小企业信贷客户的经营情况,通过持续性地观测、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信贷风险的预警信号,因户施策地针对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进行科学诊断的一种信用风险识别方法。

信贷实践中,商业银行运用“监测-诊断”法进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有效识别。商业银行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预警信号系统,在中小企业贷后管理阶段综合运用贷后检查、授后监督和风险预警等手段,加强对贷款风险的持续监督评价和风险诊断,通过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持续监测,及时发现贷款风险预警信号,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贷款风险的损失。

如图所示,监测-诊断法的技术核心是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预警信号体系。一般来讲,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预警信号包括以下几类:

1、财务状况预警信号

商业银行对于财务状况的分析,侧重于“硬信息”的解读。中小企业客户的财务状况的预警信号,一般需要关注一下几点:

(1)“日益积压”的库存问题。银行要分析企业的存货结构及其占比,看是否存在货物滞销的情况,例如,企业的原材料、产成品和在产品各自的占比都是多少?银行信贷工作人员还要重点关注企业的存货是否激增。如果存货周转速度放慢,就需要重点加强分析企业是否遇到经营困难。

(2)“危机四伏”的现金流量。商业银行要关注企业的短贷长用,拆东墙补西墙现象。现金流好比是中小企业的“血脉”,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掌控能力。商业银行要重点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以及现金流净值,探求企业的现金状况是否恶化?如果企业的资金状况持续紧张,就有分析现金流的去向,是否存在固定资产投入过多的问题?有没有短贷长用的情况发生?企业的摊子是否铺得太大?

(3)“拖死老板”的应收账款。银行要关注企业客户的应收账款情况,分析企业的应收款结构及其账龄分布,是否存在大量的呆坏账?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是否激增?企业对于下游客户是否怠于行使债权,此种情形下银行能否对于特定的应收款行使代位权?或者,针对应收账款,商业银行能否通过应收账款融资的方式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4)“每况愈下”的流动资产。商业银行需要重点关注企业资产结构中最为优质的流动资产部分,分析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是否下降?为什么下降?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下降太快,流动资产持续恶化,银行工作人员需要对此类信息加强预警。

(5)“盲目扩张”的固定资产。企业的生命周期与经济周期具有密切关系。当前经济下行期,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宜过于增加太多,防止挤占流动资产,导致现金流的断裂。银行需要密切关注中小企业集中速度的变化情况,防止企业固定资产盲目扩张。尤其是过于追求办公楼的奢华,对企业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再好的楼宇,也生产不出世界一流的产品。除流动资产以外的非流动资产的集中问题,商业银行也需要注重分析预警。

(6)“大量增加”的长期债务。企业的长期债务主要用于兴建厂房和投资生产流水线。长期债务需要密切关注企业项目贷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小企业信贷具有显著的亲周期性特征,长期性债务能否抵抗周期的干扰呢?这是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验。

(7)“增加失当”的短期债务。在经济上下周期,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可得性显著提升,各家银行的信贷经营策略较为积极,中小企业对于银行贷款一般都是来者不拒,最终会产生增加失当的问题。银行的流动资金充裕以后,往往会出现短贷长用或者盲目投资的问题和潜在经营风险。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小企业客户的抗风险能力角落,银行一单压缩贷款,容易产生资金链断裂和倒闭的风险。

(8)“显著下降”的偿债能力。商业银行需要密切关注企业的资本与债务的比例是否下降?下降幅度是否低于行业平均值水平?重点关注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财务指标恶化信息的预警。

(9)“不容乐观”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体现了中小企业客户的还款能力,对于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的质量来讲非常重要。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企业的销售收入是否连年下降?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程度如何,资金运用的收益如何?是否存在销售收入上升,但是企业的利润下降的问题?相对于销售而言,企业的间接费用是否增长过快?相对于销售收入和利润而言,企业的总资产是否增长过快?面对经过美化粉饰后的财务报表背后,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如何?是否出现了亏损?

(10)“纠缠不清”的担保圈链。商业银行需要密切关注企业的“担保链”和“互保圈”。企业的对外担保属于或有负债范畴,对于企业的经营安全和稳健,具有重大影响。例如,江浙地区的大量联保贷企业由于担保链问题,出现信贷风险的链式传染风险。

2、经营管理者预警信号

商业银行一定要善于跟中小企业的“一把手”、实际控制人打交道,读懂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策略和异常行为。就中小企业而言,银行投贷款,其实投的是人,是企业的一把手,——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会把企业搞垮!关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者方面,银行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阴晴未定”的异常行为。

商业银行需要密切关注企业的一把手、实际控制人的行为或习惯的变化情况。企业一把手对银行的合作态度是否有变化?个人已解决的问题是否重新出现?是否存在不履行个人义务的异常行为?例如,银行工作人员需要关注企业是否涉及频繁的大额民间借贷行为?异常行为数据背后,定有耐人寻味的“故事”。

(2)“混乱无序”的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企业的董事会、股东会成员是否发生重大的变化,主要管理层是否发生人事变动?关键经营管理者是否发生身体疾病或死亡?各部门职责分工是否分裂或者混乱无序?是否存在“一人独大,独裁统治”的经营管理行为?企业是否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财务报表是否报送不及时?企业管理者对市场的反应是否迟钝?企业实际控制人对于市场环境的把控力度如何?是否发生劳资关系,甚至出现罢工?企业最大的资产就是人才,要看一把手对人才的管理能力。一把手的管理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走向。

(3)“冒险投机”的市场策略。

企业是否冒险兼并其他公司,或者冒险投资于其他新的业务领域、新产品和新市场?企业的投机心理是否过重,是否存在投资风险过大的问题?例如,有的企业一把手性格属于冒险激进类型的,本来从事生产经营,却热衷于期货交易等衍生品市场,最终脱离主业,企业难逃倒闭破产的厄运。

3、经营状况预警信号

中小企业的信贷危机,最终体现为中小企业经营的危机。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客户经营状况的透视与分析。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渐行渐远”的主营业务。

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越来越不清晰,甚至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变化。在产品线方面,企业缺乏关键产品生产线,主导产业不突出。例如,鲁群生时期的澳柯玛集团由于过度地开展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导致主营业务日益不突出,最终企业被托管和强制“瘦身”。由于盲目多元化的经营,中小企业一般表现为财务记录和经营控制的混乱。

(2)“丢盔弃甲”的客户阵地。

在客户维护策略上,中小企业贷款户是否丧失一个或多个财力雄厚的下游客户呢?关系到企业的某一个客户的订单是否变化无常?客户的流失率是否日益严重?客户流失的原因,背后一定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异质性和市场竞争力。

(3)“萧条凌乱”的厂区景象。

商业银行要观察企业的工厂或设备布局是否合理?工厂和设备是否维修不善?是否推迟更新过时的设备或无效的设备?企业的存货是否数额巨大超出正常水平,并且摆放杂乱不堪?

4、借贷关系预警信号

银企之间的借贷关系及其变化情况也是银行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此处的借贷关系,既包括企业在各家金融机构的正常存款结算,也包括银行业对企业的授信资金支持情况。一般来讲,商业银行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关注中小企业客户的借贷双方的关系变化情况:

(1)“异常变动”的存款结算。

中小企业贷款客户在银行的存款是否过度下降?是否存在只有贷款没有存款结算的中小企业客户?银行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签发的支票金额是否经常超过实际存款余额?例如,某企业给下游客户签发的转账支票经常是空头支票,无法转账。经过进一步核实,发现该企业已经经营困难,各家银行对该企业的贷款管理策略开始趋紧,该客户成为潜在不良贷款客户。

(2)“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

银行要关注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的融资计划是否明确?对短期负债是否过度依赖?季节性贷款需求是否滨阿虎无常?企业从其他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金额显著增加?贷款资金的还款来源是否存在以贷还贷现象?多读增长的贷款需求,对于中小企业的稳健经营并非是一件好事。对于多头授信和过度授信的中小企业客户,银行需要进行适度压缩与退出。

三、流程图分析法

流程图分析法在中小企业信贷领域最典型的运用就是通过图表还原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描绘企业的产、供、销关系。如图所示,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可以从产业链角度处罚,运用流程图分析法,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客户的生产经营流程图来系统分析、识别信贷风险的潜在因素。通过流程图分析法,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对中小企业客户的资金运用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分析,通过对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逐项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找出信贷经营过程中可能的风险及其根源。

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在原材料采购阶段,中小企业面临流动资金紧张和短缺的问题,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企业的流动资金流向和原材料支付方式和结算周期,合理确定贷款金额支持中小企业。在产品生产加工阶段,商业银行需要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环保政策压力、安监要求、机器故障、停电、停水等因素使产品无法正常进行。在产品入库待销阶段,可能会出现因失窃、或在或其他认为因素,导致产品灭失、损坏等风险。商业银行通过流程图分析法,可以生动形象地还原企业的运用模式,做到信贷管理的有的放矢。

四、故障树法

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或者“故障”,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故障树法,通过“图解”的形式将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风险逐一分解成各种小的“故障”,通过对故障的分解,找出引起风险的原因。由于此种方法分解后的图形呈现树状,人们形象地称为“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具有简单明了、能比较迅速地发现存在的问题等有点,在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过程中,此种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如图所示,针对某个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过程中,商业银行把此笔贷款的风险分解成若干较小的风险,将产生风险的原因层层分解,排除无关因素,从而准确识别出该企业的信贷风险主要是该中小企业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较,存在耗能过多导致产品销售困难而引起的。

本文经授权转自信贷风险管理(xdfxgl01),如需转载,请关注后获取授权。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19359.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信贷风险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