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史记丨绍兴钱庄业发展历史

转载 绍兴市志  2017-12-22 15:07  阅读 3,232 次

绍兴为我国钱庄业发祥地之一。明代中后期,境内商品交换日趋繁荣,内地货与外洋货同时流通于城乡市场。随着商品流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境内货币种类增多,外国银元流行,出现制钱、饼银(银元)并用的局面,以兑换银、钱为业的钱摊、钱肆应运而生。尤以城乡手工作坊、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绍兴老酒、茶叶、丝绸、锡箔大量生产,并销售国内杭州、宁波、上海、苏州、无锡等地以及东南亚、西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金融行业继兑换银、钱之后,以借贷资金为主要业务的钱庄业逐渐兴起。钱市行业开始从“银钱贵贱”(即兑换比价),向“赊贷子息多寡”(即存放利率)和不同地区间的汇划业务发展。

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境内商品生产更趋发展,一些经营老酒、丝绸、茶叶、锡箔生产和销售的酒坊、茶栈、箔庄,资本日见浓厚,与外地商行关系更趋密切,开始向杭州、上海、北京等地投资创办钱庄,成立行会组织。《中国近代 金融史》载,清康熙六年(1667),有绍兴人在北京建立银号(南方称钱庄,北方称银号)会馆,名曰正乙祠,即为钱庄的行会组织之一。乾隆年间(1851~1874),绍兴人赴上海开辟钱庄业获得成功。《上海钱庄史料·关于上海钱庄的起源》引郭孝先回忆云:“1736—1795年间,上海尚未开埠,其时有浙江绍兴煤炭商人在南市开设炭栈,时以栈中余款兑换银钱,并放款于邻近店铺及北洋船帮,以权子母,以后逐渐推广,独树一帜,遂为上海钱业发起的鼻祖”(潘子豪《中国钱庄概要》、上海钱业界望人秦润卿《五十年来上海钱庄业之回顾》说同)。此后,绍兴人在杭州、上海开设钱庄者与日俱增,形成“绍兴帮”,或与宁波合称“宁绍帮”。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云:“清代钱庄,绍兴一派最有势力,当时阻止票号势力不得越长江而南者,此派之力也。”绍兴帮钱庄多以经商起家,转而开设钱庄,占据上海等通商口岸优势,凭借手中财力,到绍兴等地收购老酒、茶叶、丝绸、锡箔等商品,经上海转运出口,资本积累形成良性循环。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绍兴人董庆章,在沪、杭、甬等地经营丝、茶、典当,积资累万,先后在绍兴开设镒源、镒康、明记钱庄,在杭州开设镒钱庄;同治、光绪年间绍兴人张广川,“其先人以生意起家”,“绍兴之开店铺者,多行其资本”。王孝通《中国商业史》因此云:绍兴帮钱庄“性机灵,有胆识,具敏活之手腕,特别之眼光。其经营商业也,不墨守成规,而能临机应变,故能与票号抗衡,在南中别树一帜。”

绍兴钱庄业在向外发展之际,本埠同样取得长足发展。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 ),境内已出现现兑钱庄(以兑换为主要业务)、汇划钱庄(以异埠款项划拨为主要业务)、非汇划钱庄(以本埠存放款为主要业务)三种类型的钱庄。并且钱庄不断增多,除城区外,商品生产和流通比较发达的农村集镇,也都有钱庄之设。光绪十二年(1886),仅山阴、会稽两县就有钱庄42家。随着钱庄的增多,同行之间的资金活动日益频繁,各种公议行市,相继出现。到19世纪末,绍兴钱业市场颇为活跃,一面与杭州、宁波、上海等地市场频繁往来,每天有申汇、杭汇、甬汇等汇水牌价;一面对绍属各县及金华、衢州、兰溪一带调剂资金,使苏、沪、杭、绍、甬的钱业市场联成一片,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网络,促使各埠之间资金的合理流动,得到供求之间的平衡。
辛亥革命前后,受政局影响等原因,绍兴县钱庄下降至20余家。中华民国成立,市面复苏,民族工业相对获得发展机会,绍兴钱庄业迅速恢复发展。绍、杭、沪 三地钱庄,相互投资,互为联枝。民国6年(1917),杭州钱业股东人数和投入的资本额中,绍兴帮分别占有45%和42.9%(《杭州的钱业》)。《上海钱庄史料》载:民国10年上海有钱庄69家,绍兴帮占38家;民国22年上海有钱庄72家,绍兴帮占37家。“宁绍帮仍握钱业之牛耳”。其间,绍兴本埠先后内河轮船通航,公路建成通车,电话开通,电力起步,促进了城乡经济繁荣。境内棉茧集散地安昌,珠茶集散地平水,丝绸密集地华舍、下方桥,粮食、绍酒吞吐地柯桥等集镇,市场繁华,钱业相应得到发展。民国21年,绍兴城区有钱庄51家,按股本多寡有大同行、中同行、小同行之分,一般大同行股本3至6万元,中同行1至2万元,小同行不足1万元。时大同行有汇源安记、乾泰源、同吉、开源、承源、怡丰、元康、同济、晋源、同和源、元昌、恒升明记、鲍景泰、乾昌、裕源昌、敦源、复裕、储成、?源、祥和、谦泰、同德、巨泰、悦康、信源、志和、泰源、振升、祥源等29家。中同行有怡泰、恒隆、宜昌源3家。小同行有同裕、怡源、福源、正裕、振源、信孚、怡昌、义源、宝源、达源、怡升、盈源、裕和、咸亨、恒豫、恒和、茂源、鸿源、久大等19家。乡下安昌、柯桥、华舍、临浦、崧厦等集镇,均有钱庄,其中安昌镇多达8家。

至民国时期钱庄已形成完善的经营管理系统。钱庄设经理、协理、襄理,听命于股东或股东会,负责经营管理。下设业务、会计、出纳、文书各部门,各司其职。工薪按职务分级。盈利分红兼顾股东、经理和职工三方。同业公会以公议管理同行。合伙经营订立合伙议单,设董事会。业务经营立足于吸收存款,外来资金多超过资本10倍至20倍,以扩展营业。放款分信用、抵押、往来透支数种。结算形成“虚洋本位”的汇划制度,长期有效运用,已具现代银行异地结算、同城结算雏形。

当钱庄业蓬勃发展之时,银行业也在绍兴兴起。民国3年中国银行绍兴支行率先成立,此后交通银行、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等,相继在绍建立分支机构,出现钱庄与银行互相竞争局面。民国23年绍兴交通银行营业报告称:“银行之兴起,正复未穷;同业之竞争,势却愈烈,而绍兴金融掌握,尚在钱业,盖历史久远,有以致之。”是年钱、银两业,仍以钱庄业致利最丰。日军侵占东北,绍兴经济每况愈下,茶叶、丝绸、老酒、锡箔等主要产品,内销不畅,外销停滞;市场萧条,商店倒闭时有所闻;钱庄放款难收,倒帐日增,陷入困境;银行兴起,竞争加剧,钱庄业务大批向银行转移。加之废两改元和法币推行,钱庄数十年间赖以获利的划洋虚元本位制从根本上开始动摇。民国25年交通银行营业报告称:“自币制改革后,银行以法币为单位,钱庄仍以‘绍洋’为基本法币,取款时除贴现外,更取手续费,各业遂与银行往来,钱业无现币交易,业务受一大损失。”各银行又以其地位和优势,相继开办储蓄业务,大量吸收存款,钱庄资金来源日趋缩小,开始全面衰退。及至日军侵绍时,钱庄业进入停顿状态,仅存的25家钱庄,全部闭歇。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略有恢复,但因内战爆发,再次陷入瘫痪,长达数百年历史且对绍兴乃至江南经济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钱庄业,从此一蹶不振。(节选自《绍兴市志》)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2065.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绍兴市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