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的技术论(四十三):全流程风险管理视角下,申请欺诈的反欺诈风控技术

转载 信贷风险管理  2019-04-30 22:40  阅读 4,830 次

虚假材料型信贷诈骗,需要关注两方面:第一、信贷申请材料的“虚”,体现为虚高、不实等特征,常见的表现形式为“粉饰”财务报表、“华而不实”的三方机构认证荣誉类证书等材料。例如,财务报表的重点科目(收入类科目、资产类科目)偏高,与实际不符,也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营运指标,会把应收账款和存货科目调低。企业为了获取贷款,会把银行流水做大,通过关联企业之间反复过渡资金,虚增银行交易。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获取贷款,找一些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很多所谓的资质类证书或荣誉类证书,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不能体现企业的真正经营实力。第二、信贷申请材料的“假”,体现为无中生有、冒充签字等特点,主要表现为贷款资质类文件造假、行业地位类造假、销售收入证明文件造假、相关决议及签字样本类资料造假等形式。例如,企业为了证明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性,会提供很多假订单和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务合同,来蒙骗银行的信贷人员。有的企业为了满足贷款的门槛要求,会伪造很多许可类证书,例如排污许可证或者环保达标证明。还有的企业会违法私刻很多印章,来提供贷款申请资料,即所谓的“萝卜章”问题。

信贷实践中,材料虚假型信贷欺诈中非常典型的问题就是财务报表“粉饰”问题,需要引起银行信贷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指企业出于自身原因,为达到某种目标,对其财务报表进行美化,以隐藏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此方式对政府税收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美国最早提出有关会计从业相关准则,随后世界各国纷纷依照本国国情确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当前我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较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常用方法包括如下几种:1、对资本进行重组。2、对关联交易的手段。3、对企业资产的评估方法。4、操纵资金流动的方法。

材料虚假型信贷欺诈中还需要高度重视“萝卜章”风险问题。一向以“高冷”形象示人的银行,近年频频被“萝卜章”所骗,仿佛成了“傻白甜”,惊人案件背后也引发业界对银行风控安全的严肃拷问。例如,2016 年底,“侨兴债”事件爆发,暴露出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员工与侨兴集团人员内外勾结、私刻公章、违规担保案件,涉案金额约120亿元。一年后广发银行被罚 7.22 亿元,成为历史上首单金额过亿的罚单。再举例子,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期公布的一份判决书显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家贸易公司,原法定代表人与财务总监自 2008 年起为骗银行贷款虚构材料、刻假公章,至 2012年3月累计骗取某股份制银行镇海支行贷款9.2亿元。

(二)虚假身份型的信贷欺诈

虚假身份型信贷欺诈,主要体现为“冒名贷款”问题。所谓冒名贷款,是指以冒名、

顶名、借名等方式贷款的简称。目前,冒名贷款主要存在于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中,有些省份比较严重。冒名贷款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银行贷款的质量,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为提高贷款质量,降低信贷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下大力气清理冒名贷款,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新的冒名贷款的产生。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41369.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信贷风险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