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险经营逻辑下的信贷“悖论”及其“破局”!

转载 信贷风险管理  2019-04-30 22:31  阅读 7,349 次

2、信贷资产证劵化

商业银行将所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同类或类似的贷款组合成若千个资产库,出售给专业的融资公司,再由融资公司以这些资产为抵押,发行具有充分流动性的资产抵押债券,从而提高贷款资产的运行效率,降低信贷运作风险,优化资源配置。资产证券化业务最初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市场。70年代之前,美国市场利率波动很小,而且在相当严格的管制体系下,金融机构在各自的有限范围内享受着相当稳定的利差收益。1969年开始,关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不得不采取高利率政策,使市场利率水平不断上升,而商业银行机储贷协会等金融机构却受到《Q条例》的限制,其存款利率水平与市场利率水平的差距加大,因而竞争实力下降,经营状况恶化。为摆脱这一困难局面,从事存贷款的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盘活其资产(主要是债权,尤其是住宅抵押贷款的债权),以改善其经营状况。同时美国的三大抵押贷款公司:联邦国民抵押协会(通常被称为“房利美”)、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在金融界通常被称为“房地美”)和政府国民抵押协会,已经从金融机构的手中收购了大量的住宅抵押贷款,并且为许多金融机构的住宅抵押贷款提供担保,为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转嫁利率风险,获取新的资金来源,上述三大公司和从事住宅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纷纷将其所持有的住宅抵押贷款按期限、利率等进行组合,以此组合为担保或抵押贷款,发行抵押债券,从而实现了住宅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随着美国资产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种类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也日趋复杂。

信贷风险经营逻辑下的信贷“悖论”及其“破局”!

资产证券化从广泛意义可以被界定为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具有共同特征的贷款、消费者分期付款合同、租约、应收账款和其他缺乏流动的资产包装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具有投资特征的带息证券( Frank J. Fabozzi,1991)。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具有广泛范围的过程,而证券化技术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因此,“一切具有稳定的现金流的产品均可以证券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在其持有期间,如果没有发生违约等信用风险事件,则会持续获取较为稳定的现金流。现代商业银行为转移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如利率风险,用证券化技术处理信贷资产及其稳定的现金流,成为其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将缺乏流动性的、但具有未来现金流收入的信贷资产,按照某种共同的特质汇集成一个组合,并通过一定的证券化技术将该组合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具有投资特征的证券的过程。如图所示,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将其信贷资产组合从其表内业务中剥离出来,出售给特设目的机构SPV,由 SPV 对剥离资产组合进行打包,并设计成证券化产品出售给投资者,据此获得发行收入,而其信贷资产的本息则由中介服务机构收回并支付给投资者。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模式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为流动资产转移给投资者,该信贷资产隐含的信用风险则转移给购买证券的投资者。商业银行改变了发放贷款并持有到期的模式,通过转移信用风险降低了商业银行风险暴露。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实施适当的抑制信用风险措施即可,而不必以牺牲客户关系等方式来控制信用风险。

3、信用衍生品

信用衍生品交易是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等类似的存在信用风险的业务,通过一些金融创新手段,将其信用风险剥离出来,并将其出售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机构,实现风险转移的目的。这里,商业银行属于信用风险转出者,而承担风险、投资信用衍生品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信用风险接受者,信用风险转移者将向借款机构发放的贷款或类似存在信用风险的业务或产品,采取一定的方式交给信用风险接受者。对转移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通过支付定期费的方式,获取信用风险接受者对发生的信用事件进行补偿损失的方式,转移出信用风险,这一过程是信用衍生产品最基本的交易模式。当前,常见的转移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品类型有总收益互换、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联结票据等,尽管不同信用衍生产品所包含的内容、所给出的表现形式不一,但其本质的属性均是一种围绕信用风险转移的过程。信用衍生品将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引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信用衍生品可以分离贷款的信贷风险,通过表外活动改变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信用衍生品交易和合成信贷资产突破了信贷组合管理的约束条件,成为积极信贷组合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信贷风险管理,如需转载请关注信贷风险管理(xdfxgl01)公众号获取授权。

本文地址:https://www.betax.cn/41363.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贝它财经的公众号,公众号:betacj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贝它财经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信贷风险管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